沒有使用課本

因為課本框架外,還有更多有趣的事,值得孩子探索。

沒有課表

因為孩子有權利,依自己的步調快樂學習。

沒有分數排名

因為透過遊戲,更適合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樂趣。

沒有回家功課

因為孩子能力的養成,並非只透過機械式練習。

沒有全美語

因為許多研究,告訴我們,母語才能幫助孩子做深度思考

沒有紙筆評量

因為我們透過孩子豐富的表達媒介,
如:繪畫、對話、肢體表現、積木建構等,理解小孩。

「自主學習」與「適齡適性」為愛彌兒教育的核心價值。



「自主學習」為個體發展歷程所不可或缺的要件,因個體必須透過主動與外界的持續互動,方能建構自我的知識、技巧與態度,進而成為了解世界,與社會連結的成熟個體。而幼兒教育的任務,在於萌發「自主學習」種子,引發後續生命階段不間斷的學習歷程。

然而「自主學習」所涉之概念與能力甚廣,並非一蹴可及。因此,愛彌兒將自主學習分為兩個層面加以實現,分別是:「主動探究」與「學習歷程自主」。「主動探究」為認識世界的唯一途徑,學習歷程中必須引發幼兒的積極主動特質,並且提供豐富多元的探究機會與情境,讓每位幼兒能依據其學習需求與步調,進行充分的探索。「主動探究」為「自主學習」的基礎,因此,愛彌兒的學習與環境,均需吻合此項要件。 續接「主動探究」而來的,將是「學習歷程自主」。幼兒具備豐富的探索經驗後,對於「如何自我執行學習歷程」之問題,將引領幼兒進入高層次的思維與自我學習規劃。愛彌兒相信,幼兒是具備學習歷程自主的能力,他們不僅可經由表徵形式展現對問題探究的規劃,亦可透過實作,展現在此項目上的能量。換言之,我們不僅提供探究的機會,以提供幼兒奠定後續學習的重要能力「學習歷程自主」,成就「自主學習」的核心能力。

「適齡適性」為另一項個體發展的目的。側重在視幼兒生命經驗為一個不可切割的整體,據此,我們的思維包含下列二者:一,幼兒的發展乃來自所有經驗的總和,藉由學校內與學校外的經驗相互交織,形塑個別幼兒的獨特發展。學校的功能在於提供幼兒學校外所欠缺的經驗,據此作為我們選擇幼兒學習素材與營造學習環境的基礎。此外,家長與學校理念的一致與教育作為的連貫,也是確保幼兒經驗延續性與完整性的重要因素,因此,理念與作為的一致性,成為愛彌兒親師關係的要件。二,學習歷程應提供有意義且連貫統整的經驗,片段的知識無法成就幼兒的發展任務,因此,分科與不連貫的經驗,對幼兒的學習不具意義。唯有透過幼兒有意義的自主探究與問題解決,方能將經驗完整,繼而在幼兒的發展上產生意義。因此,主動的探究成為愛彌兒課程運作的核心議題。

我們堅信:

幼兒為獨特的個體,具備特有的發展步調與學習軌跡。


幼兒生來即為具備獨特的基因,加之以後天與環境互動的特有經驗,每一個體都具有其特殊性,在發展與學習上有其獨特的腳步。因此,「個別化」的學習規劃與安排,成為愛彌兒課程與教學發展的基石。

幼兒是主動的個體,需要探究的環境與機會。


幼兒具備主動探索的生存本能,透過具「邀請性」的環境與學習氛圍,主動的特質將得以彰顯,以方能引發後續的建構與成長。因此,豐富而具有邀請性的學習環境,為愛彌兒學習情境營造的核心。

幼兒生活在文化脈絡中,為情境文化的敏銳覺察者。


幼兒生存在其所處的生態系統中,身處情境因素與文化的脈絡,透過實有或潛在的力量,影響幼兒。相對地,幼兒也是情境文化的敏銳覺察者,對於情境脈絡中的一切,能敏銳知覺,且可能受到影響。因此,愛彌兒的情境因素,舉凡教學作為、教師言行、環境規劃,甚至是相關工作人員的舉止行為,均應成為幼兒園規劃與運作檢核的重點,而非僅關注在外顯的書面或環境因素之上。

教師是幼兒生活中的磁石,以無法眼見的「超距力 」,影響班級運作,也導引幼兒的學習與成長。


愛彌兒非僅視教師為單純的「教學者」、「幼兒輔導者」與「環境維護者」。我們深信教師是幼兒所處的生活情境中的重要因素,其影響力無所不在。不僅在「實有」的教學作為中,教師提供實際的引導或輔導,改變幼兒的行為。在「潛在」的力量發送下,教師之言行、態度與喜好等因素,更深深影響班級氛圍與個別的幼兒。教師有如置身於幼兒身邊的「磁石」,不斷散發磁力,而幼兒因個別特質之不同,如同環境中不同的物質般,對於磁力的感受雖然不一,但隨著時間與距離的影響,無不漸漸被牽引。漸漸地,班級之風氣與幼兒受力於教師的磁場中,其學習與發展隨之起舞。因此,愛彌兒之教師專業培育,除了包含傳統的專業的知識、態度與技巧項目外,我們更重視教師在實際班級運作中所散發的能量。藉由專業團隊進入班級觀察、教學問題分析的措施,讓我們對於實際之教師專業展現,做出更為細緻的培育。